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一种被称为"可燃冰"的新型能源正引发全球关注。这种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晶物质,因其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结构和遇火即燃的特性,正在重塑未来能源格局。
能源应用前景广阔
发电领域正迎来革命性突破。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可燃冰燃烧后仅产生微量二氧化碳和水,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降低。更令人振奋的是,其惊人的能量密度——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约164立方米天然气,使发电效率获得质的飞跃。
交通运输业或将迎来绿色转型。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可燃冰作为船用燃料展现出独特优势。其清洁燃烧特性不仅能满足环保要求,更能显著降低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在陆路运输方面,可燃冰动力汽车的研发也取得阶段性进展。
工业能源结构面临重塑。在钢铁冶炼、化工生产等高耗能行业,可燃冰稳定的燃烧性能和高温特性,为解决工业污染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多家跨国企业已开始布局可燃冰工业应用研发中心。
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开采技术面临重大挑战。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中,约97%分布于深海沉积层,开采过程需要克服极端环境下的工程技术难题。日本在南海海槽的试采经验表明,不当的开采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并导致强效温室气体甲烷的意外泄漏。
储运环节存在技术瓶颈。维持可燃冰稳定状态需要-20℃至-10℃的低温环境和特定压力条件,这对储存设备和运输工具提出了极高要求。中集集团等企业正在研发的新型储运技术有望突破这一瓶颈。
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当前全球可燃冰开发尚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这直接影响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国际能源署(IEA)正牵头制定相关国际标准,预计2026年将发布首版指导文件。
应用对比分析表:
┌──────────────┬───────────────────┬────────────────────┐
│ 应用领域 │ 核心优势 │ 主要挑战 │
├──────────────┼───────────────────┼────────────────────┤
│ 发电领域 │ 碳排放降低70%、能量转换效率提升40% │ 开采安全风险、甲烷泄漏防控 │
├──────────────┼───────────────────┼────────────────────┤
│ 交通运输应用 │ 运营成本降低25%、污染物减排90% │ 储运系统造价高、加注站建设 │
├──────────────┼───────────────────┼────────────────────┤
│ 工业能源替代 │ 热值稳定性提升、工艺温度精确控制 │ 燃烧设备改造、行业标准缺失 │
└──────────────┴───────────────────┴────────────────────┘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可燃冰的商业化开发已进入关键阶段。各国能源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十年将是决定这一"未来能源"能否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窗口期。在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下,可燃冰的产业化之路既充满希望,又面临严峻考验。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潇雨 日内瓦、北京报道 尽管仍持续面临成本和供应链等问题的挑战,但作为全球经济重要驱动力之一的航空运输业依然在走出疫情影响之后进入一个持续的恢复周期。在航空客流保持高增速的背景下,行业总...
新能源赛道传来重磅消息。 据最新消息,沙特能源部下属的沙特电力采购公司近日公布了沙特第一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合格投标人名单,项目总储能容量达8吉瓦时(GWh)。据公布的名单,共有33家公司入围沙特储能电池项目预选,其中包...
专题:第二十六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 【刘元春:要关注全球债务攀升问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元春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表示,目前要关注的一个超级问题是债务攀升,全球债务已经达到了300多万亿。历史上是第一次步入了这样的一种债务世界...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1月14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药发布公告,披露其与映恩生物就一款HER2 ADC药物DB-130达成合作。 根据协议,沈阳三生将获得...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上线18天内,DeepSeek的累计下载量已突破1600万次,在覆盖的140个市场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印度用户以15.6%的占比成为DeepSeek最大用户来源。 DeepSeek盘踞下载榜榜首,来自印...
2月7日,人工智能概念继续上攻,CPO等AI硬件大幅反攻,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5%创历史新高!成份股悉数飘红,AI产业三件套“硬件+软件+应用”概念股纷纷上扬。算力硬件方面,新易盛、中际旭创纷纷上涨8%;数据软件方面,首都在线涨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