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亿市值的海尔生物,将要吞下470多亿市值的“血王”上海莱士。
几天前,海尔生物的这份计划一公布,就引发了极大关注。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因为现在没有交易细节,大家都在盘算,海尔为何这么干?谁最终会受益,谁又受损?
毕竟,任何一个市场主体,折腾任何的事情,无非都是为了利益。这是基本的人性,也是基本的常识,不用讨论。
海尔这么大动干戈,当然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这也没啥,只要合法合规,只要不损害普通小股民的利益,都可以。
但话说回来,任何一场交易,是绝无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有人受益,就有人会受损,这个呢,要看具体的交易方案了。
所以呢,我们只能依据现有的资料,给大家分析下,我们自己的、个人角度的看法。
海尔要干什么?
海尔生物背靠海尔集团,是海尔集团旗下大健康板块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上海莱士,是目前国内市值第一的血液制品公司。
海尔生物给出的整合理由是,完善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并发挥协同价值,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现在交易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公布,尤其是换股价、现金选择权、员工安置等等还是个未知数,我们还不能说这是一次皆大欢喜的交易。
但至少对于海尔生物和它的股东来说,这笔交易肯定不亏。
为什么?首先从市值来看,上海莱士最新市值是479亿元,海尔生物只有112亿元,不到上海莱士的1/4。
财务数据上的差距也很大。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莱士营业收入63.14亿元,净利润18.4亿元。同期海尔生物营业收入17.82亿元,净利润3个多亿,不是一个能级的公司。
海尔这次合并上海莱士,有两点很值得关注。
(1)低比例控股不稳,海尔要完全把上海莱士装进体系里
海尔旗下的海盈康之前已经用125亿,拿到了上海莱士20%的股份以及26.58%的投票权,再加上控制了董事会过半席位,所以海盈康成了上海莱士的控股股东,海尔成了实际控制人。
但海尔毕竟只持有上海莱士20%的股份,而上海莱士的持股又比较分散,所以海尔的控制权并不是那么稳。
海尔可以买,别人也同样可以举牌。这样的案例以前不是没发生过,最经典的“宝万之争”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所以,我猜,这次海尔干脆把上海莱士给合并了。不仅杜绝了别人打上海莱士主意的可能。
而且还能实现财务并表(之前由于在上海莱士持股比例低,还达不到并表条件),海尔大健康的财务数据,肯定也要比以前好看多了。
对海尔来说,这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形式了。
(2)海尔保留科创板主体,是为后续资本运作做准备
海尔这次搞“蛇吞象”,采用的是换股吸收合并的形式,并同步增发募集配套资金。
这一招很绝,原则上,海尔不仅基本不拿现金出来,还可以顺带从市场上募一笔钱,可能轻轻松松就把上海莱士装到了自己的口袋。
上海莱士最新市值是479亿元,海尔生物是112亿元。目前海尔系在上海莱士的持股是20%,在海尔生物的持股比例在50%以上。
悬念在于,除了直接换股,海尔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提升在新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这就要看未来方案中,谁来参与配套募资,海尔参不参与,以及参与多少,这都很关键。
但按照海尔的风格,未来进一步增加对新公司的持股比例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参与配套募资,那海尔在新公司的持股比例会进一步加大。
所以这一次有一点很特殊,按理来说,海尔生物虽然是有海尔的招牌,但在资本市场,上海莱士才是更稀缺更受认可的那个。而这次合并后,保留的却是海尔生物。
要说,海尔的高管们还是很牛的,至少是很懂政策、善于运用政策的。
海尔自己也说了,保留海尔生物的一个关键考量,是海尔生物的科创板公司属性。
现在A股并购重组火热。尤其是海尔生物所在的科创板,有“并购八条”这样的政策支撑。科创板“并购八条”政策原文是这么说的:
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丰富支付工具,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
这样一来,海尔首先可以在这次交易的政策上减少阻力,也可以继续保留科创板主体,为以后进一步增持新公司打下基础。
谁最受益
我们前面说了,无论怎么折腾,都是为了“利”。
海尔这么大动干戈,也是如此。
这是没毛病的。经营一个企业,为自己,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赚最多的钱,才是正道。
别看海尔大健康现在有两家上市公司,但去年两家营收一共不到40亿。而且盈康生命之前亏了好几年,海尔生物的净利润也一直在下滑。
上海莱士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所在的血液制品领域,因为审批早就收紧了,已经是一个高门槛、垄断性、基本存量竞争的行业。更绝的是上海莱士还是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妥妥的稀缺优质资产。
换了是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加大控制权,这是人性。
另外,现在的上海莱士,也的确便宜。
上海莱士以前是很有名的白马股,2015年它收入只有20亿的时候,市值就超过了1000亿。而去年上海莱士的收入接近80亿,市值只有以前的1/3,股价基本上横盘6年了。
从估值来看,现在海尔生物的动态市盈率是明显高于上海莱士的,一个30几倍,一个20几倍,差了不少。用估值更高的资产去换相对低估的资产,海尔这波本身就占了上风。
海尔对这一点心知肚明。
去年年底,海尔集团掏了125亿,拿下上海莱士20%股份,对应给上海莱士的估值是625亿,比当时的市值高多了。
所以这次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到底怎么换股,是很有悬念。
要是给上海莱士估值低了,上海莱士中小股民的利益就会受到冲击,他们未必答应。如果这次估值给高了,海尔生物的股东就要有意见了。
海尔在控制上海莱士后半年,就宣布要合并上海莱士,节奏实在是有点快。
而海尔之所以能搞得这么快,除了海尔有很敏锐的市场嗅觉,善于抓住机会外,另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海尔高管的深度参与。
之前我们就分析过,对上海莱士的125亿收购,实际上是由海尔集团跟公司高管共同实施的。
在早前收购上海莱士的过程中,海尔集团高管梁海山、李华刚、谭丽霞等等,通过各种主体间接参与交易。根据粗略统计,海尔集团高管在对上海莱士的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大概能到1/3。(详见《海尔125亿并购“血王”背后,海尔高管悉数参与》)
在海尔生物的股东中,上述高管同样在列。
所以,在新一轮的对上海莱士的整合交易中,海尔系高管既是股东,又是决策者,自己还站在了更有利的一方,推动双方整合的动力就更充足了。
在海尔入股后,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的谭丽霞,不仅担任海尔生物、盈康生命董事长,也兼任上海莱士董事长。
这样一来,这次交易的阻力预计也会小得多。
这一点,大家从上海莱士公告的措辞中大概也能看出,这是同一控制主体筹划下的业务整合,而不是市场所理解的“蛇吞象”。
从政策到股权到高管,海尔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接下来也许就是走流程了。
为什么海尔“能”?
海尔在并购上是一把好手。不仅看得准,出手也很果断,推进、整合都做得不错。
这一点,其他公司还真学不来。秘诀在海尔的机制里。
海尔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最高权利机构是职工代表大会。
但海尔一直推行独特的“创客模式”,海尔的高管们都不是单纯的职业经理人,而是公司的股东。
这跟一般的股权激励绑定高管还不一样,海尔高管们在公司各主体中的持股比例还不低。
拿这次交易的整合方海尔生物来说,海尔生物的主要股东(占比3%以上),我给大家列出来了。
从名字里就很容易分辨,这里面有好几家是海尔系主体。
比如持股31.64%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0.1%的青岛海创睿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等。
进一步穿透,青岛海尔生物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背后的股东有两个,海尔集团持股51.2%,青岛海创客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8.8%。
大名鼎鼎的青岛海创客,就是海尔管理层的持股平台。
它的合伙人就包括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梁海山,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华刚,海尔集团副总裁孙京岩等。
而按照海尔生物现在的市值计算,仅海创客的高管股东们间接持有的这部分股份,市值就有15亿以上。
持有海尔生物10.1%的青岛海创睿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47%的天津海盈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14%的天津海创盈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也都是海尔系中高层、核心技术人员等。
粗略估算,海尔生物股东中,除海尔集团外,海尔系中高层、核心人员持股在30%以上。
在上海莱士这边,根据之前我们的推算,125亿的交易里,海尔集团高管所占的份额大概能到1/3,按照上海莱士现在的市值,对应的价值也在30亿以上。
虽然现在交易方案还没有公布,但在合并上海莱士后,海尔生物必将迎来规模和市值的大幅增长,海尔系高管们也将从中受益。
海尔这种发展模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海尔智家、卡奥斯,到大健康,海尔系高管们参与海尔的各种业务运营、资本运作,推动公司发展壮大,也从中获得不可估量的财富。
管理层与公司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只不过,海尔当前的模式惠及的更多的是中高层,普通员工的“参与感”还是太低了。
按照海尔集团的制度设计,除了管理层持股的海创客平台外,公司还有个员工激励平台青岛海创智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
这个平台目前有1.5万海尔员工持股,覆盖海尔所有管理层和业务骨干,大约占海尔国内员工人数的18%。
但从实际情况看,海创智在各大项目中的参与感,远不如管理层持股平台海创客。
目前,海创智持有盈康生命、海尔智家两家上市公司少量股份,而高管持股平台则持有海尔旗下主要平台近半股份。
(海创客的对外投资情况)
(海创智的对外投资情况)
按照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的最新表态:
海尔有规定,如果创业项目孵化成功,海创客的所有管理层合伙人,会在约定时间内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海创智,体现大股东给小股东让利的原则。
或许海尔的其他员工们,未来也会有机会参与上海莱士这场盛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https://data116.com/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3月27日,中国国航将多架空客飞机A330-200型飞机从深圳考虑前去美国,这多架飞机场的目标也很尤其。这也是因为将先前邀约的美国道路交通安全联合会(NTSB)和波音层面参加MU5735飞机航班事故调查的权威专家运输到我国。依据《国际民航公...
6月3日在下午,据彭派新闻报道(WHO)报导,过世的女大学生彭眉(笔名)是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学员。彭眉一个人在宿舍忽然得病的情况下,自身打120寻求帮助,或是和120接线员语音通话近8min,或是那时候意识模糊,并...
来源:Gangtise投研 波司登(03998.HK)2024/25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集团在2024-2025财年中期实现收入增长17.8%,净利润增长23%,每股盈利上升超20%,连续7年净利润增长超过收入增长,展现经营质量提升。中期股...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提示,国华网安(维权)(000004)虚假陈述引发的投资者索赔案还在持续推进,许峰律师代理的部分国华网安股民索赔案近期再获深圳中院正式立案,此前已有部分案件收到...
观点网讯:12月3日,青海省财政厅宣布计划于2024年12月10日发行政府债券,总规模达97.9819亿元。 其中,73亿元将用于特殊再融资债券,旨在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04日03时35分,Landbridge Company Llc(LB.us)股票出现波动,股价急速上涨5.02%。截至发稿,该股报76.47美元/股,成交量16.4791万股,换手率0.95%,振幅7.10%。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