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加码股权投资 多只百亿元级项目接续落地

数据青年小编7个月前 (12-26)热点新闻227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险资参与的又一个百亿元级别股权投资项目成功落地。

  近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运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及第三方机构委托资金参与“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增资引战项目”,落地总规模约105亿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险企在股权投资领域动作频频,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参与股权投资计划,以及参与设立私募投资基金等,已有多个百亿元级别的项目落地。受访专家表示,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是股权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保险机构在进行股权投资项目时,也要注意评估和管控风险。

  引导资源配置

  鞍钢集团是我国重要工业企业和首批“创新型企业”。“鞍钢集团增资引战项目”的105亿元资金主要投向鞍钢集团的核心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入股鞍钢集团下属企业,是中国人寿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重要工业企业发展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举措,也是险资加码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在直接股权投资、参与股权投资计划外,今年险资还参与设立了多只百亿元级别的私募股权基金。

  例如,11月份,合肥申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由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中保投资(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出资额达200亿元;10月份,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合作共设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02亿元等。此外,还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险企参与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皆超过100亿元。

  从险资的流向来看,资金主要投向钢铁、基建、能源、环保等行业。例如,8月份,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长江壹号项目落地,总规模100.04亿元,计划以股权投资基金形式助力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引入资金,支持其盘活优质水电存量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险资具有体量大、周期长、来源稳定等特点,与能源、基建等传统行业的需求相互匹配,有利于实现“双向奔赴”。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钢铁、能源和基建类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报期长的特点,且从长期来看,其回报水平一般较高,现金流比较稳定,因此,这类项目与保险资金的特性和优势匹配度较高,可以满足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需求。

  对实体经济而言,周瑾表示,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是股权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直投或者基金参与的方式,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险资看重长期回报和稳定的现金流,对回报水平的短期波动具有较高的容忍度,可以很好地支持重大和长期投资项目,并改善资本市场的多层次资源配置功能。

  除对稳定现金流与多样化投资组合的需求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补充道,作为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险资有选择性地进入某些行业或企业,实际上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的行业和领域流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型险企愿意拿出百亿元级别的资金来支持某项投资时,往往会向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增加其他投资者对该领域的兴趣和信任感。

  注重防范风险

  险资持续加码股权投资,既是其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要,也得益于相关政策的优化。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支持下,险资股权投资增量可期,但风险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例如,今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底层资产风险因子适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相关要求。

  今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对险企而言,在加码股权投资的同时也需注重防范风险。田利辉表示,与传统固定收益类投资相比,股权投资往往伴随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如何有效识别、评估并控制这些风险,是保险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此外,股权投资不仅仅是简单的出资行为,还包括了后续一系列的服务和支持工作。保险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投后管理体系,确保所投资的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面对科技型企业时,由于这类企业通常具有创新驱动、技术密集等特点,因此对保险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保险机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第6号)》,针对未上市企业股权、不动产、金融产品等非标准化资产,明确了项目筛选、立项审批、尽职调查、商务谈判、投资决策、合同签署、交易执行、投后管理等业务环节的操作流程要求,同时强化投资决策委员会履职尽责,并细化投后管理要点。

“险资加码股权投资 多只百亿元级项目接续落地” 的相关文章

【理财师说】十强团队华夏星河队:志在星河,顶峰相见

专题:2024“银华基金杯”新浪·理财师大赛   2024第八届“银华基金杯”新浪理财师大赛全国总决赛已顺利落下帷幕。新浪财经将采访今年的十强团队,做客《理财师说》访谈栏目,让我们与优秀的队伍一起在财富管理领域“披荆斩棘”。   本期对话团...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以《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为基础 建立健全各项反欺诈长效机制

  在公安部1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局长李有祥表示,打击保险欺诈违法犯罪,是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关于严肃整治保险违法违规行为要求的有力举措,是提升理赔质效、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

突发!又一A股公司宣布,国资将入主!周一复牌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停牌两个交易日后,孚能科技(688567)控制权变更事项“明牌”:广州国资拟入主!   广州国资接盘   1月3日晚间,孚能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香港孚...

服务“征信白户”企业融资 银行小微信贷再添“利器”

  ◎徐潇潇 记者 许莉芸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添利器。   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31家银行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某银行信贷负责人表示,接...

BBA去年在华销量全线下滑,外资豪华汽车何去何从?

  记者 刘 钊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往日风光无限的外资豪华汽车品牌难掩落寞。   日前,以BBA(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以及奥迪)为代表的外资豪华汽车品牌相继公布了2024年销量情况,三大品牌销量均呈现下滑态势,尤其是在占比较重的中...

“顶层设计”为股权投资领航定向,近20万亿政府投资基金迎变局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近20万亿元政府投资基金,将迎来变局时刻。   作为一级市场主要资金来源的政府投资基金,随着一份文件的落地,将迎来深刻变革。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